:::

校史趣譚/「道南」芳名何處尋?

他看得出她臉上漸呈開朗的光采,彷彿她的一切苦惱都隨著道南橋下的水淙淙流去。「今日淺來明日深」,未來的神秘莫測的變化,就是她的希望。—彭歌,《道南橋下》

本報記者 陳家弘

老校友回憶中,道南橋是公路交通的終點;越過橋後,便是大學生活的開端。「道南」之名從何而來?現今常見有二說:一說認為道南橋是指南宮為方便香客參拜而修建,因此「道南橋」意指通往指「南」宮這條「道」路的橋;另一說認為,「道南」二字出自《宋史 ‧ 道學傳》,福建士人楊時遠赴北方拜洛學領袖程顥為師。學成後,他毅然回福建教化地方,讓程顥感嘆「吾道南矣」的故事。政大南京創校,幾經波折在臺復校,與洛學南傳、宋室南渡情境相似,便以吾道南矣的「道南」為橋命名,寓有延續學統之意。

以上二說何者為是? 1930 年 1 月 27 日《臺灣日日新報》提到:「又廟 ( 指南宮 )……現諸信仰者將為發起,造一鐵枝混凝土堅固橋梁……」可見指南宮在日本時期出資建設一條混凝土橋,便利木柵與指南宮間交通。 1933 年2月14日同報載:「該橋名為道南橋,即取吾道其南之義。」這是道南橋之名與典故首度出現。

「吾道其南」典出何處?《杜詩詳註‧卷八》指出,「《家語》曰:『孔子曰,吾道其南矣』。」直指出處為《孔子家語》,這是孔子對其弟子言偃 ( 子游 ) 的形容。言偃是孔門七十二賢中唯一南方人,學成後將孔學傳往南方。

據 1934 年 10 月 27 日《臺灣日日新報》所述,當時橋路建設委員長張福堂,稱「道南橋乃寓吾道其南之意。呂夫子之道,將普被至臺灣南方云云。」道南橋使用吾道其南將孔學南傳的典故,造橋方卻希望此橋能將呂祖之「道」,傳播到臺灣「南」方。孔子之學與呂祖之道,二者的界限在道南橋這個載體中被模糊了:它是一座具儒學典故的橋梁,也是被期望外傳聖教的橋梁。

道南橋隨著政大在指南山下復生,迎接世世代代政大人,依然肩負著吾道其南的重責大任,將政大孕育的學術與人才,傳播到世界各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