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::

台北國際書展成績亮眼 政大出版社展現學術實力

本報記者 李昀璇

「在知識的傳播中,不能只有流行或通俗。」政大出版社總編輯廖棟樑堅定地說道。為加強海內外學術交流,政大出版社自 2007年成立,即以人文社會學科為主要方向,出版近 200 本校內外專家學者的學術著作和優秀博士論文;不僅和校內各系所、研究中心合作出版叢書,也與國史館合作出版臺灣史系列叢書,提升本校學術成果的能見度和影響力。

在國外,頂尖大學都有一間優秀的大學出版社,展現其學術能量與對外交流的能力。因此,在前校長吳思華任內,政大出版社正式成立,作為本校面向社會的知識、文化窗口。「身為下游角色,我們希望能擔負這個重責大任,讓全世界關注人文社會科學。」廖棟樑認為,政大乃是國內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頂尖學校,更應該發揚持續耕耘、積累的研究成果,建立多元豐富的學術對話管道。

今年 2 月,一如往例,政大出版社現身台北國際書展,參與由十所大學共同組成的國立大學出版社聯展。各校展出具代表性的學校特色書籍,短短六天展期,舉行近 30 場的學術講座及新書發表活動。政大出版社共舉辦四場新書發表會,邀請專家學者就書籍主題及相關論題對談,吸引許多讀者和聽眾,場面十分熱絡。

即便政大出版社在今年聯展中銷量最高,學術品質亦獲肯定,廖棟樑仍認為,大學出版社的形象較為另類、嚴肅,不同於流行書籍,「不應該以盈虧來作為這個出版社存在的理由」,而應該以學術專業作為出版社的核心價值。

近年來,政大出版社致力於編纂系列叢書,透過書系的概念,兼具綿延性、群體性、連結性、系統性、前沿性的呈現某個專業領域的研究成果。例如近期的政大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系列叢書 、「華人宗教研究叢書」及「臺灣文學與文化叢書」、「政大人文系列叢書」等,即是期望藉由建立書系,串起校內學術社群的連結,加強各專業領域與學校的關聯性。廖棟樑表示,未來除了主動向海內外學者邀稿,更歡迎校內教師惠賜大作;期待政大出版社能和更多校內外單位合作,持續作為學術交流的平臺,向大眾分享更多學術典範著作,善盡大學出版社傳播知識、發揚文化的社會責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