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::

深耕人文領域 中研院院士王汎森獲德國宏博研究獎

本報記者 許巧昕

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王汎森院士近日獲得2023年德國宏博研究獎,臺灣過去雖有七位學者獲得此榮譽,但在人文學領域中,王汎森為首位獲此殊榮的學者,將於明年6月接受德國總統頒獎。

宏博研究獎是由德國宏博基金會頒發,為德國給予國際學者的最高榮譽之一。自1972年首次頒獎至今,獲獎者多為自然科學及社會科學領域學者,人文學領域得獎者並不多。王汎森認為人文學領域的研究,因為往往比較具有國界或地方特殊性,所以不易得到國外
的肯定,此次獲獎就像是「一人兀兀行走於沙漠中,突然碰到了熟人。」

除了近期的宏博研究獎(即洪堡研究獎),王汎森過去曾獲得多項國際學術榮譽,包括英國皇家歷史學會會士、韓國坡州出版獎最佳企劃獎等。一向謙虛的王汎森表示,作為學界的一匹孤狼,自己平時很少有機會能向其他學者「推銷」自己的作品,因此能獲得國外學者的青睞,覺得自己運氣還不錯。

王汎森目前是中研院史語所特聘研究員,亦在政治大學、成功大學、中山大學等校擔任合聘講座教授,同時也是臺灣綜合大學系統主席。在本學期,王汎森於政大中文系碩博班開設「中國思想的新傳統時代專題」課程,講述宋代以後的中國,因時代變遷出現的變化,發展出有別於古典時代的文化理想,成為過去八百年中國歷史中根深蒂固的一部分。

今年5月,王汎森曾發布〈關於「薊丘之植,植於汶篁」的解釋〉期刊論文。不同於過去許多史學大師的將「植」一字當作植物解讀,王汎森結合地理、氣候等知識,推論出「植」隱含「植木以為界」之意。談及此篇期刊時,他也回憶與已故中研院院士、首任政大羅家倫國際漢學名譽講座教授余英時的最後一次見面,也是兩人最後一次論學的主題,當時他們除了談到這篇文章外,也討論了王汎森在《政大中文學報》發表的〈俞樾〈病中囈語〉詩的一種新解釋〉,因此這篇期刊論文對於王汎森而言,很有紀念意義。

面對當今重理工、輕人文的社會風氣,王汎森提出自己對於人文領域教學的想法。他建議,人文相關學系可以從東西方重要史籍中選出一批書單,培養最核心的文獻基礎。同時,學生也應同時涉獵其他領域的知識,像是社會學、人類學等,借鑑其他人文社會科學的資源,有助於擴大眼界及心胸。

此外,他也強調西塞羅(Marcus Tullius Cicero)認為「歷史是人生的導師」,這句話有多方面的意義,在學習過程中應培養「歷史思考」(historical thinking),對於長時段的歷史發展、史事的複雜性及互動性,「原始察終,見盛觀衰」等方面的肯棨之外,都能隨時用心體會。如果心有餘力,鼓勵同學可以在大四時,練習做一個小的專題研究,訓練獨立思考,並磨練自己駕馭規模較大文章的能力。

「人生不易,為學實難。」作為一名學者,王汎森認為做學問仍是一件不容易的事。他不禁回憶起,與已故中研院施敏院士聊到其著作《半導體元件物理學》,當時施敏說:「沒有花一萬個小時讀書,怎麼會有價值呢?」王汎森藉施敏的話,提醒有意往人文學領域深耕的同學,做學問需要花上足夠的時間,這樣做出的研究才有其意義與深度。

已逾65歲的王汎森,目前規劃在70歲退休前完成手上的書稿,包括政大出版社的「羅家倫國際漢學講座」的講稿,題目暫定為《中國思想的新傳統時代》。「這是我目前心頭的重擔。」王汎森表示,他答應出版社總編輯、中文系教授廖棟樑要儘快交稿,目前仍在努力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