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::

63 級心理系/化臺灣意象成外交尖兵 許元國用「故事」玩轉陶藝

本報記者 陳家弘

到訪鶯歌「傑作陶藝」,董事長許元國熱情地介紹公司產品。擁有 39 個駐外使館使用其產品致贈國賓,總統府、外交部等政府單位,以及國內知名企業皆與之合作特色禮品的傲人實績,許元國為陶瓷注入「故事」,將「天燈杯」、「臺灣盤」等具臺灣意象的陶瓷藉著外交場合,融入外國元首、使節的餐桌與書架上,讓全世界看見臺灣「小而美」的生命力。

「吳靜吉、林懷民二位老師對我幫助最大。」當年許元國大專聯招成績足以錄取他校農學院、牙醫系,在填志願時依興趣選擇,最終錄取政大心理系。他生性活潑,喜愛靈活上課方式,對系主任吳靜吉老師近似研究所討論課的授課風格,以及引領他接觸文學、藝術世界的林懷民老師最為感念。二位恩師不僅開闊了許元國的視野,進而影響他樂於接受新事物、強化內涵的特質。

本著心理系專業,許元國曾在救國團「張老師」擔任義工,提供民眾心理輔導。畢業後,更進入知名廣告公司工作,也曾開設過英語補習班。 1993 年,許元國回到鶯歌老家,重拾曾經中斷的家業:陶瓷,開啟 30 年「傑作陶藝」傳奇。

「我們隨時都在說故事。」作品背後有無「故事」,是決定價值的分水嶺。與其說傑作陶藝設計生產的陶瓷是「藝術」品,許元國更喜歡稱之為「文創」品。產業「文化」化,將故事或特色轉化為正面意義,是他不斷追尋的目標,也是賦予瓷器生命的重要內涵。

如同傑作陶藝最廣為人知的天燈杯,放天燈不僅是臺灣文化之一,日本、泰國、印尼、巴西與波蘭等國也都有相似習俗。天燈代表的「平安」意涵,可說是既有臺灣特色,又能串起世界的共同語言。這些產品背後的故事,以及臺灣意象的巧思,讓許元國的陶瓷兼具精湛工藝與文化底蘊,備受各界青睞,紛紛委託他設計開發特色產品。

「數位化方面,我們堪稱業界第一。」樂於吸收新觀念、新科技的許元國與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合作,利用瓷器廢料開發的「再生瓷」,不僅符合今日環保理念,更是國內陶瓷產業「循環經濟」的典範;與大學共同研發,將 AR( 擴增實境 ) 融入陶瓷圖像的技術,使用者只要安裝手機 APP 掃描瓷器上的圖樣,便能見到蝴蝶、花瓣飛舞,飛鷹翱翔於畫面中,為安靜的瓷器添增互動與律動之美。

畢業迄今 40 餘年,許元國仍常保年輕人般的幹勁與活力。他勉勵政大人,隨時利用機會學習,保持刻苦耐勞的心態,及早從事與興趣和性向吻合的工作,會更快樂。有些知識技能或許在學習當下未能致用,但隨著所學、歷練增加,原先看不出用途的知識技能,便可能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發揮功效,成為助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