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::

校史趣譚/漫談「指南山下」意識之建立

握筆吧!趁我記憶之域還富有的時候。我願與在指南山下同賞過晨曦夕陽的同窗分享這份回憶,也藉此寄給你們這份遙遠而無法一一傳達的懷念。 芳子〈夕陽山外山:獻給十年前的政大同窗〉,1970

本報記者 陳家弘

提到「指南」,你會想到什麼?「指南針」大概是較常出現的答案。木柵地區的民眾,他們的答案可能還多了一個「指南宮」。

供奉呂祖 ( 呂洞賓 ) 的指南宮是木柵地區著名道教聖地,自清光緒年間落成以來便以靈驗著稱,信眾遍及全臺。隨著指南宮聲名遠播,其力量漸漸影響附近地名。指南宮所在地,日本時期被稱做「猴山」。戰後,從報章中可以發現,猴山出現頻率大幅減少,「指南宮山」、「指南山」等以「指南」稱呼山名的報導大量出現。

1954 年政大在木柵復校,「指南山」一詞開始出現於政大人的文章與畢業紀念冊中。第19 屆 ( 復校第一屆大學部 ) 校友畢業 50 年紀念輯《指南山下風雲再起》中所述,當時師生稱校園所在地為「山下」,以「指南山下」代表政大校園的意識正逐漸形成。

1964 年 1 月 5 日《中央日報》刊載林世敏( 新聞系 )〈指南山下〉一文,這是「指南山下」一詞首度出現在報紙上;1970 年 6 月 11 日同報載芳子 ( 西語系 )〈夕陽山外山〉、6 月23 日李敦嶠 ( 新聞系 )〈指南山外一小築〉也都出現將「指南山下」與政大連結的情況。 1973 年,政大更以「指南山下」為名舉辦盛大園遊會,「指南山下」一詞儼然成為政大代名詞。

從「指南宮」到「指南山」,「指南」這個詞影響了木柵地區,又與政大碰撞出新的火花。隨著政大復校,各地新生進入校園,外省與本土文化、意識相互激盪、融合。新產生的群體意識與認同,已難用過去大陸時期經驗來建立。政大人轉而以實際身處環境:「指南山下」來塑造自我認同與定位。易言之,「指南山下」象徵著政大歷經風雨飄搖後,在新的土地落地生根、重塑自我意識的過程,進而轉化為政大人對校園與認同的代稱。

邁向復校 70 載,讓「指南山下」成為政大人的關鍵字,也是魂牽夢縈的應許之地。未來政大將走向何方?「指南山下」又將代表何種意義?有賴所有政大人共同形塑。